全球超3亿甲状腺疾病患者中,近半数人未曾察觉身体里的“蝴蝶”正在经历病变,甲状腺本身长期处于相对敏感或脆弱的状态。千万别不当回事,否则只会让甲状腺的健康风险成倍增加!!面对健康警报,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的益彩明天-甲状腺疾病预防公众科普教育公益活动项目(二期),于2025年9月30日下午在松原市进行了第十五场科普会议。该项目旨在加强甲状腺疾病知识科普,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知。
本期项目邀请到吉林油田江北医院的李晓娜教授为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化南社区的居民进行了一场线下的甲状腺疾病公益科普讲座。本次讲座中,李晓娜教授向大家科普了常见慢性病之一——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
被忽视的甲状腺健康危局
在人体颈部前方,一只形似蝴蝶的腺体悄然掌控着生命的节奏——它就是甲状腺。这个仅20-30克的内分泌器官,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T3、T4),精准调控着新陈代谢、心脏跳动、大脑发育等核心生理功能。
甲状腺疾病属于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非常高,在内分泌代谢疾病中位居第二,仅次于糖尿病,甲状腺结节不痛不痒,起病隐匿。
展开剩余85%当这只“生命蝴蝶”因疾病折翼时,全身健康将陷入连锁危机。据权威调查,我国18岁以上人群甲状腺疾病总体患病率高达40.37%,但超半数患者因忽视早期信号而延误治疗。
读懂甲状腺的“脆弱”,容易受伤的甲状腺
甲状腺的敏感特质源于其独特的生理功能与复杂的调控网络。它既受下丘脑-垂体轴的精密调节,又易受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影响,形成“易伤体质”:
遗传易感性: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HLA基因、CTLA-4基因等变异可增加患病风险。例如,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约70%存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提示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甲状腺组织。
碘摄入失衡: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但摄入量需精准控制。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肿大(地方性甲状腺肿),而碘过量则可能诱发甲亢或加重甲减。沿海地区居民因长期食用海带、紫菜,甲亢发病率显著高于内陆。
辐射暴露:头部或颈部接受过放射治疗的人群,甲状腺癌风险增加5-10倍。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受辐射地区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率激增200倍,且以恶性程度高的乳头状癌为主。
慢性压力与免疫紊乱:长期熬夜、精神紧张会扰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研究发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中,约60%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生命腺”被攻破防线:从功能异常到结构病变
甲状腺疾病可分为功能异常与结构异常两大类,二者常相互交织,形成复杂临床表型:
1. 功能异常:激素分泌的“过山车”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过量分泌,导致代谢亢进。典型症状包括心悸、手抖、体重骤降、突眼等。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甲亢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发生率增加5倍)、甲状腺危象(死亡率达20%-30%)等致命并发症。
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激素分泌不足,代谢减缓。患者常感疲劳、畏寒、记忆力减退,严重者出现黏液性水肿昏迷(死亡率50%)。甲减还会加速骨流失,增加骨折风险,尤其绝经后女性更易受影响。
2. 结构异常:从良性结节到恶性癌变
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显示,一般人群中结节患病率达20%-70%,但仅5%-15%为恶性。结节可能压迫气管、食管,导致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若为功能性自主结节,还可引发继发性甲亢。
甲状腺癌:以乳头状癌最常见(占80%),早期治愈率高(10年生存率超90%)。但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极高,平均生存期仅6个月。甲状腺癌的“温和”假象常掩盖其潜在风险,需通过细针穿刺活检(FNAB)明确病理类型。
破解迷局:甲状腺疾病的科学防治策略
1. 精准筛查:甲状腺疾病筛查是保障健康的关键举措,其重要性不容小觑。
基础检查:
筛查手段多样且各有侧重。甲状腺功能检测是核心,通过测定TSH、FT3、FT4等指标,能精准判断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异常,明确是否存在甲亢或甲减,为后续治疗提供方向。甲状腺超声则像“透视镜”,可清晰呈现甲状腺的结构形态,能发现结节、肿大等病变,还可初步评估结节的良恶性,如观察其边界、回声、血流等情况。
进阶检查:甲状腺抗体检测(TPOAb、TgAb)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核素扫描可区分热结节(功能亢进)与冷结节(功能低下);FNAB是确诊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
对于女性、有家族甲状腺疾病史、长期接触辐射等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意义重大。早期筛查能捕捉疾病的“蛛丝马迹”,在病情尚轻、未引发严重并发症时及时干预,避免甲亢性心脏病、甲状腺危象、甲状腺癌转移等不良后果,大大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让甲状腺这只“生命蝴蝶”持续健康地舞动。。
2. 规范治疗:个体化方案是核心
甲亢治疗:
药物治疗: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通过抑制激素合成控制病情,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白细胞。
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药物不耐受或复发患者,但可能引发永久性甲减,需终身补充甲状腺激素。
手术治疗:仅用于巨大甲状腺肿或疑似癌变者,术后需定期复查甲功和钙磷代谢。
甲减治疗:左甲状腺素钠片是“生命之药”,但剂量需个性化调整。例如,孕妇TSH需控制在2.5mIU/L以下,老年人从低剂量开始以避免心脏负担。
结节管理:良性结节每6-12个月复查超声;恶性结节需腔镜手术联合TSH抑制治疗,术后十年生存率超95%。
3. 生活干预:细节决定健康
饮食调控:甲亢患者需严格限碘(避免海带、紫菜),甲减患者可适量补碘(如每周1次海带汤);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需低碘饮食以减少抗体生成。
情绪管理:通过冥想、瑜伽等缓解压力,避免激素水平剧烈波动。
环境防护:避免不必要的X射线检查,医疗工作者需佩戴铅围脖防护辐射。青少年时期甲状腺发育尚未成熟或已确诊甲状腺结节的人群,对辐射更敏感,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若必须进行,务必做好甲状腺部位的防护。
避免熬夜:长期睡眠不足、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使甲状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引发激素分泌异常。
重要提示!保健品、偏方不乱吃!
有这样一个怪现象:医生告诉你可以吃什么,你不敢去吃;而网上说不能吃什么,你马上执行。这是一个让医生无语、无奈又无法理解的现象。也有很多人不管自己有没有什么不舒服,每天都是各种补品。事实上这里需要澄清一个是事实,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药!没有治疗作用!这些产品往往成分不明,不仅无法达到保健的目的,还可能损伤甲状腺功能,引发肝肾功能异常等副作用。如果某些保健品里添加了药物成分,还可能会影响正在进行的正常治疗,也可能导致肝肾代谢负担加重。如果是为了补充营养,均衡饮食即可满足甲状腺所需营养,无需额外补充。对于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每年进行健康体检,查一查甲功、甲状腺B超,比吃保健品更有意义。
甲状腺虽小,却是人体健康的“隐形引擎”。从读懂它的脆弱性到掌握科学防治策略,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者。要想保护好甲状腺,定期筛查、规范治疗、健康生活都不可少,让这只“生命蝴蝶”重新振翅,舞动出生命的绚烂乐章!
发布于:上海市金多多配资-在线配资知识-免息配资公司-配资世界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