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是一段幸福的旅程,但部分孕妈妈可能会遇到“妊娠期高血压”这个常见挑战。
浙大妇院吉林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产科六疗区副主任医师李楠表示,患上妊娠期高血压无需过度焦虑,科学的管理是保障孕妈妈和宝宝安全的关键。近期发布的《2025年围产期降压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为医生和孕妈妈提供了更清晰、更安全的行动指南。
治疗目标:安全第一,而非追求“完美”血压
《新指南》指出,孕期降压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预防因血压过高对母体(如脑卒中、子痫)和胎儿(如胎盘早剥、生长受限)造成的急性、严重损害。
启动治疗的时机:当非同日多次测量,收缩压(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低压)≥90mmHg时,医生会开始评估。通常,在血压持续≥150/100mmHg时,会建议启动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是基石:对于轻度血压升高,医生会首先建议休息、保证睡眠、左侧卧位、合理营养及控制体重增长等非药物干预。
展开剩余70%核心药物选择:安全有效的“三驾马车”
孕期用药,安全至上。《新指南》再次确认了拉贝洛尔、硝苯地平(普通片或缓释片)、甲基多巴这三类一线首选药物,它们经过长期临床验证,有效且对胎儿相对安全。
【特别警示】孕期禁止或避免使用的药物
“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ACEI/ARB):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等,在孕期严格禁止使用,已有明确证据表明它们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和严重并发症。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一般不常规使用。因为它可能使孕晚期本已不足的血容量进一步减少,影响胎盘灌注,除非存在特殊适应症(如母体合并心力衰竭)。
紧急情况的“王牌”:住院与静脉用药
当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或血压急剧升高(如≥160/110mmHg)时,需要住院进行紧急处理,通过静脉用药实现平稳、可控的降压。
治疗方案是个体化的“专属定制”
《新指南》强调,不存在“一刀切”的方案。医生会为孕妈妈量身定制方案,综合考虑:
1.血压严重程度和孕周。
2.是否出现蛋白尿或其他不适症状(如头痛、眼花)。
3.自身的肝肾功能状况。
治疗方案可能是单一用药,也可能是“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联合用药,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并减少单药剂量过大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家庭监测与积极配合
降压治疗是一个动态过程,积极参与至关重要。
1.家庭血压监测:学会正确使用合格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每天定时测量并记录,复诊时带给医生参考。
2.严格遵守医嘱: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血压稳定是药物控制的结果,擅自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跳”,极其危险。
总结与安心提示:
面对妊娠期高血压,请保持信心。《新指南》提供了更强大的科学后盾,请记住三个关键点:
1.目标明确:平稳降压,保障母婴安全。
2.药物安全: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甲基多巴是值得信赖的一线选择。
3.医患同心:信任产科医生,积极配合,进行个体化治疗和严密监测。
供稿:浙大妇院吉林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
初审:李 慧
复审:金小鸥
终审:张 凯
发布于:北京市金多多配资-在线配资知识-免息配资公司-配资世界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