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水县博物馆为清水一中的学生们开展了一场以早期秦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活动的核心围绕司马迁的《史记·秦本纪》和清水的李崖遗址展开。通过‘授课+问答’的形式,学生们得以深入了解早期秦文化的丰富内涵,触摸历史的脉络。
活动首先通过专题授课,梳理了秦族的起源。讲师从《史记·秦本纪》的经典记载入手,讲述了大费辅佐大禹治水并获舜赐姓“嬴”的典故,以及非子因善养马而被周孝王封于“秦”的故事。这些历史事件不仅使学生们了解了秦人的世系,也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接下来,活动聚焦于清水李崖遗址,这一被称为“活化石”的遗址为研究早期秦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讲师详细介绍了遗址的地理位置、发现与保护历程,以及出土的核心考古成果,包括20座西周中早期的秦墓和近40个灰坑。这些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展现了鲜明的商式风格,墓葬的特征与礼县大堡子山的秦贵族墓地一脉相承,为“秦人东来说”提供了有力的实证。
此外,李崖遗址中秦文化与寺洼文化墓葬相间分布的现象,展示了早期秦人与西戎的和平共处及可能的通婚关系。这一发现让学生们对早期秦文化的多元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授课过程中,博物馆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围绕《秦本纪》典故解读、李崖遗址考古意义等问题展开讨论。积极参与回答的学生更是获得了博物馆定制的文创产品,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热情。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帮助学生们将《史记》中的文字记载与李崖遗址的考古发现相结合,更让他们直观理解早期秦文化从起源到发展的历史轨迹。通过这种创新的学习方式,学生们的历史文献与考古学双重认知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金多多配资-在线配资知识-免息配资公司-配资世界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