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10月13日从扬州援疆工作组获悉,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近日发布消息,新源县6项自治区级教育科研课题通过结题评审,这6项课题的成功结题,离不开扬州援疆教师团队的专业引领与倾力支持。据悉,扬州援疆教师团队一次性参与6项自治区级课题结题,在新源县教科研历史上尚属首次,全疆罕见。
结项证书
相关负责人介绍,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教育工作者针对一个具体的、有价值的“问题”,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系统性调查、分析和探索,最终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案的过程,一般包括课题申报与立项、开题论证、实施研究、结题鉴定与评审、成果推广与应用等阶段,对研究者的教育理论水平与教学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这6项课题研究期间,扬州援疆教师团队全程参与研究或指导。其中,潘宜超老师、纪涛老师参与研究高中语文课题《文言文阅读对“寻根式”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影响的实践研究》,陈学斌老师参与指导中小学美术课题《地域资源在中小学综合版画教学内容的开发和教学实践研究》,朱中海教授参与研究小学语文课题《基于任务群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研究》,并指导初中心理健康课题《“双减”背景下九年级学生亲子冲突解决策略与心理韧性培育联动效应》、小学体育与健康课题《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与小学体育教学融合的策略研究》、小学劳动课题《基于真实情境下小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劳动实践与探索——以“校园蔬菜种植”为例》三项课题。
展开剩余47%朱中海在讲解
记者采访了解到,扬州援疆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教研经验,与新源本地教师组成联合攻关团队,围绕课题设计、方法创新、数据分析和成果总结等环节开展系统性研究与指导。他们通过专题讲座、示范教学、个案研讨等形式,帮助本地教师提升教研能力,完善课题结构,确保研究过程科学规范,成果扎实有效。“从理论框架到实践路径,扬州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尤其在实证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带来了全新思路。”新源县第二中学教师、高中语文课题主持人孙艳永表示,援疆教师的参与,推动了课题的顺利完成,激发了团队对教育科研的热情与信心。
当地相关负责人称,扬州援疆教师团队还积极搭建两地教研交流平台,推动新源与扬州学校开展线上联合教研、资源共享等活动,促进优质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深度融合,为新源教育可持续发展注入长效动力。扬州援疆工作组组长唐朝文表示:“教育援疆是‘授人以渔’的长远工程。这批课题的成功结题,展现了扬州教育援疆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突破。我们将持续聚焦教育科研能力建设,通过‘课题共研’‘名师工作室’等载体,帮助新源打造带不走的教科研队伍,让教育援疆成果真正扎根边疆、惠及长远。”通讯员 郭义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发布于:江苏省金多多配资-在线配资知识-免息配资公司-配资世界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