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症状,感冒发烧、炎症发烧,打一针吃点药多数能好。
但有些人持续发烧几周甚至更久,做了各种检查、吃了多种药,却始终找不到明显病因,这类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
近年来,PET/CT检查悄悄成为这类“疑难杂案”的破解利器。
那么,不明原因发热到底能不能查?PET/CT能做什么?这项“贵族”检查是否值得?今天就为大家揭开答案。
什么是不明原因发热(FUO)?
展开剩余84%医学上通常定义FUO为:
✦发热持续超过3周;
✦体温超过38.3°C;
✦经住院或门诊充分检查后仍未明确病因。
这类发热往往让医生和患者都很头疼,不仅会耽误病情,还容易造成误诊、过度治疗,甚至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FUO的常见病因
不明原因发热的“幕后黑手”很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1.感染性疾病(最常见)
如肺结核、心内膜炎、深部脓肿、寄生虫病等,有时感染的位置隐蔽,常规影像查不出。
2.非感染性疾病
风湿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巨细胞动脉炎等,往往需要结合临床经验和影像来判断。
3.肿瘤性疾病
比如某些淋巴瘤、肝癌、肾癌、骨髓瘤等,早期没有典型症状,但会引起持续发热。
4.药物热或其他
包括一些药物反应、血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正因为可能性广、分布隐蔽,FUO就像“盲盒”一样,解开谜团往往需要借助先进工具,这时候,PET/CT就登场了。
PET/CT是如何帮助诊断的?
PET/C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融合扫描,它是一种融合了功能影像(PET)和解剖影像(CT)的检查技术。
PET利用一种“带放射性”的葡萄糖类似物——18F-FDG,可以显示身体代谢活跃区域(比如炎症、感染、肿瘤等常常是“高代谢”区域);而CT则显示组织的解剖结构。
PET/CT将这两种影像结合后,不仅可以看清“哪里有异常”,还能进一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异常,是感染、肿瘤,还是风湿性病变。
PET/CT在FUO中的应用价值
PET/CT在不明原因发热中的作用,可以简单归纳为:
1. 高效定位异常病灶
比如腹部、纵膈、脊柱深部脓肿、隐匿性肺炎、骨髓病变等,常规CT或B超查不到,而PET/CT可一次性全身扫描,精准锁定问题区域。
2. 协助鉴别病因
PET/CT能观察组织的代谢特征,不同疾病“代谢模式”不同。例如:
✦感染性病灶常表现为FDG浓度高但分布不均;
✦肿瘤病灶多为持续高代谢且形态规则;
✦风湿病灶多分布在血管或关节周围。
3. 引导进一步检查或穿刺
有时候PET/CT提示某个部位可疑,那么医生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穿刺活检,提高诊断率,避免盲目检查。
病例解析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以上3个病例来源: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检查流程与注意事项
PET/CT检查流程:
1.禁食4-6小时(防止血糖升高干扰图像);
2.注射示踪剂18F-FDG;
3.安静休息等待约40-60分钟;
4.进行全身扫描(过程约20-30分钟);
5.对于需要延迟显像的患者,将继续在候诊室等待约1~2h,期间需多喝水并排尿。
注意事项:
✦检查当天不要剧烈活动;
✦糖尿病患者需控制好血糖;
✦女性受检者如正在妊娠或哺乳期,需提前告知医生进行评估。
结语
面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焦虑、医生为难。PET/CT的出现,为这种复杂的临床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它能够全面评估全身情况,帮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锁定病因,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用药。
在许多病例中,PET/CT为确诊提供了关键线索,也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来说,合适的时机选择PET/CT检查,可能是走出困境的重要一步。
你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聊聊
你是否也遇到过长期发热但找不到原因的情况?
编辑:核医之窗编委会
排版:祁兴兴
审校:核医之窗宣发组
参考:高核医疗核医学数据库
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参考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核医之窗编委人员删除
发布于:北京市金多多配资-在线配资知识-免息配资公司-配资世界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