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搜狐号】
每天带你穿越时空,解锁尘封的精彩瞬间!
今日7月21日
全文共3756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韦后权倾朝野,李隆基惊天夜袭,一场血与火的政变改写大唐走向。 文|潇湘倦客 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让25岁的李隆基踏上了权力之巅公元710年7月21日子夜,长安城的夏夜闷热难耐。太极宫深处,宫灯摇曳,宫人噤声。一阵压抑的甲胄铿锵声划破夜色,临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军悄然突入禁内,直指政变核心。
刀光剑影直入宫中,韦皇后措手不及,顷刻被斩。另一侧,安乐公主仓皇奔逃,未及梳妆,便命丧宫中。宫闱之内血腥四溢,帝王之家瞬息倾覆。大唐王朝在这一夜,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展开剩余91%1 祸起椒房公元705年春,随着神龙政变的突然爆发,武则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显在权臣张柬之等人支持下重登帝位。可谁也没有料到,皇权虽归李唐,宫廷却依旧笼罩在女性干政的阴影之下。
唐中宗复辟后,宠信韦皇后几至盲目,这位曾与李显一同被贬至房陵、共度艰难岁月的皇后,在重新进入权力中枢后,迅速勾连武氏旧势力,开始编织自己的权利网络。
她扶持情人武三思官至中书令,重用女官上官婉儿参与政务,形成史称“武韦之政”的局面。朝中神龙功臣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人或贬或罢,朝堂风向自此陡变。
与此同时,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也日益恃宠而骄。她曾多次向中宗提出要求,希望仿昆明池兴建私园、扩大府第,甚至多次私下提议“立我为皇太女”,昭然若揭地效仿外祖母武则天,冀望女主大统。
后宫之中母女联手,朝堂之上“武韦集团”坐大,李唐宗室诸王、外戚和士人阶层的忧虑悄然滋长。而唐中宗对妻女的诸般纵容,最终酿成一场无法挽回的宫廷危局。
2 太子兵变唐中宗的长子李重俊,自小深受器重,被立为太子已有五年。然其生母为昭容赵氏,并非韦皇后,身处宫廷权利旋涡之中,其地位始终岌岌可危。更不幸的是,韦后素来对这位太子心存猜忌,屡屡加以轻侮。
更甚者是安乐公主与其夫武崇训频以言语侮辱太子,甚至在公开场合贬抑太子礼节。朝堂之上,权臣武三思与韦氏勾结日深,不断排挤李重俊势力。太子在忍辱负重多年后,终在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铤而走险,发动宫廷兵变。
李重俊率兵突袭武三思宅第,当场斩杀武三思及其子武崇训,并直奔禁宫,意图剪除韦后与安乐公主。
兵变初起时声势颇盛,但唐中宗亲登玄武门,对兵士痛斥太子“悖逆不道”。禁军将士疑惧皇命,纷纷倒戈。兵变迅速失败,李重俊在逃亡途中为御林军所擒,身首异处,年仅十九岁。
政变平息后,韦氏进一步巩固权势。她下令清查太子旧部,借机罗织罪名,诬陷太平公主与李隆基曾参与谋反,虽未能成事,却令宗室诸王警觉,显然韦氏之爪牙,已伸向李唐的血脉根基。
3 弑君疑云唐中宗李显于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二十三日突然暴崩,时年五十五岁。据《旧唐书》载,皇帝去世时“无疾而崩”,宫中医官记录其“指爪尽黑,面色灰败”,显非自然病逝,中宗的死引发了朝野震动。
坊间很快流传一种说法:中宗生前嗜食胡麻糕,而韦后与安乐公主正是利用这一口味,在糕点中下毒鸩杀皇帝。此说虽未被正式记入诏册,但在《唐会要》与《新唐书·韦后传》中均有类似暗示,言之凿凿。
中宗驾崩后,韦后刻意隐瞒讣告三日,并调府兵五万入驻长安,以稳定局势、震慑异议。
随后,她以皇太后的身份扶立年仅十五岁的温王李重茂登基,改元唐隆,而实权则牢牢掌握在其手中。
韦后进一步提拔其亲族韦播、韦璿掌控禁军,将权臣宗楚客纳为心腹。宗楚客甚至借图谶鼓动韦后效仿武则天,登基称帝。与此同时,韦党严密控制长安一百零八坊坊门钥匙,彻底掌握城市安防。
韦氏登基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她们唯一忌惮的却是两个名字: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
这两股宗室势力深得朝中旧臣与宿将支持,特别是太平公主,神龙政变后威势达到了巅峰,耳目遍布朝野。一旦此二人联手,足以颠覆其统治。韦后与韦温、宗楚客等人遂密谋除掉相王与太平,预为登基铺路。
一场更大的宫廷风暴,即将爆发。
4 暗夜聚义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宫廷生死局中,二十五岁的临淄王李隆基此刻正在长安秘密活动。
李隆基,相王李旦的第三子,现虽被免去了潞州别驾之职,却暗中结交豪杰。
他特别注重笼络“万骑”,这支由太宗皇帝创建的“百骑”发展而来的精锐禁卫军,常年镇守宫廷,素有忠义传统。然而自韦后派其亲信韦播、高嵩统领后,军中纪律大变,每日以鞭笞立威,士卒怨声载道。
果毅都尉葛福顺、陈玄礼等人屡受凌辱,遂密投李隆基。当他们脱衣露出血痕累累的鞭痕时,李隆基亦袒胸而对,显露旧年征突厥时所受箭创。他沉声道:
“吾血洒沙场,汝等血为何人而流?”一句话击中人心,忠义之士誓死追随。
兵部侍郎崔日用的倒戈成为政变导火索。这位韦氏核心成员,因得知宗楚客等人密谋诛杀相王与太平公主,惊惧非常,遂遣宝昌寺僧人普润潜入禁苑,向李隆基传信:“韦氏将动,宜先发制人。”
此刻,李隆基已决意起兵。他开始联络太平公主、薛崇简、禁苑总监钟绍京等人密谋行动。有人劝他应先奏明父亲相王李旦,李隆基却坚定拒绝。他言:
“事若泄,则父危;父若止我,我违之则为不孝,听之则累其身。不若一决于此!”这不仅是一次宫廷政变,更是李隆基孤注一掷的豪赌,赌的是韦氏的不仁,赌的是宗室之义,亦赌的是命运给予的唯一破局之机。
5 玄武门再起烽烟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710年7月21日)申时,李隆基乔装潜入禁苑,秘密集结兵力于钟绍京宅前。钟绍京时任禁苑总监,是策划政变的核心人物之一,也是政变成功与否的关键。
谁知此时,钟绍京突生悔意,闭门不出。其妻许氏夺过钥匙砸向地面,厉声喝道:
“今日退缩,明日死无葬身之地!”金属撞击声惊醒了钟绍京,也震开了玄武门的生路。
入夜后,羽林军将领葛福顺、李仙凫、陈玄礼等率部潜入钟宅。二更时分(约21至23点),一颗流星划破长安夜空。谋士刘幽求望天而叹:“天命已至,不容再缓!”
行动迅疾展开。葛福顺率死士直入羽林军营,突袭韦氏亲信韦璿、韦播、高嵩,将三人当场斩首。士卒愤怒积久,早已心向李氏,一见三人头颅,群情激昂。葛福顺高举首级,大呼:
“韦后弑君,罪当万死!相王为宗社之本,诸君今日共讨逆党,护我社稷!”羽林军多为旧日李唐宿将之子,深受“宗庙忠义”熏陶。昔日鞭痕未退,今日誓死赴义。兵士多自发披甲,整肃列阵。
兵分两路,葛福顺率军攻玄德门,李仙凫直取白兽门。三更之际,两军于凌烟阁会合,鼓噪之声回荡太极宫上空,如惊雷乍响。中宗灵柩前的南牙卫士闻变而动,见李氏旗帜纷纷倒戈加入政变。
这一夜,玄武门再一次成为大唐历史的拐点。但不同于太宗之战亲兄弟手足相残,此役却是子为父出、宗室共起,是一次凝结忠义的大义兵变。
6 血色黎明政变之夜,太极宫内灯火未熄。黎明未至,血光已至。韦皇后尚在寝宫中熟睡,宫门被攻破时方才惊觉。
李隆基亲率甲兵入宫,将其擒获。面对这位曾企图再塑“女皇中兴”的权力女主,年轻王子毫不留情,诛之于殿。
安乐公主当时正在梳妆,被斩于西殿,年仅二十余岁。朝野闻讯者皆叹“母女之志,终于一朝俱灭”。
肃章门外,韦党武延秀试图组织反扑,被军士就地斩首。
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政变军,呈上她起草的遗诏证明曾谋立相王辅政。然而李隆基并未因她一纸遗诏而赦免此昔日政治盟友,刘幽求为其求情,李隆基却冷然下令:“斩!”。
一代才女,终归权斗血海。
天色渐亮,李隆基下令关闭所有宫门,全城封锁。大搜捕开始,韦氏亲党一一伏诛:韦温被斩于东市,宗楚客化装为道士逃至通化门,被识破后就地处决。
赵履温因曾用颈为安乐公主垫脚,名声最劣,政变当日竟于安福楼下舞“万岁舞”邀宠,被军士斩杀,百姓争割其肉,顷刻只剩白骨,而后拆骨投井,史称“庸媚之极,民愤难恕”。
清算之风迅速席卷长安。崔日用奉命率兵屠韦氏亲属于城南杜曲,连襁褓婴儿亦难幸免。《旧唐书》对此仅简述“族诛韦氏”,但《唐会要》中称“凡三百余人”,韦后暴尸街头,韦氏家族几近灭门。
六月二十一日拂晓,李隆基入相王府拜见父亲李旦,伏地请罪:“儿未先启奏,干大逆之事,罪当万死。”
李旦起身拥子而泣:“国家宗庙赖汝存焉!”
至此,韦党覆灭,政局重整,大唐再度回到李氏中枢。
7 龙椅上的新棋局政变后三日,朝堂迎来权力的正式交接。原被韦后拥立的少帝李重茂年仅十五岁,毫无实权。
太平公主率宗室与重臣拥入太极殿,当众将瑟瑟发抖的李重茂拽下龙椅:“此座非儿所宜!”转身将玉玺塞给相王李旦。唐睿宗登基,改元景云,大唐进入新时代。
新皇登基后,政局暂稳,朝中焦点开始转向太子之位人选问题。六月二十六日,睿宗颁诏立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为皇太子。但立太子之议并非众口一词。朝中尚有太平公主一系势力,暗流汹涌。
太平公主素来权势熏天,在睿宗登基后任命的七位宰相中,有五人出自太平门下,其权势之盛,几与日月争辉。
景云二年(公元712年),唐睿宗主动禅位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尽管皇位已传,其父仍以太上皇身份控制三品以上官员任命权,太平公主继续插手政事。朝廷呈现双头格局,宫廷再度紧张。
一年后,先天元年,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一举诛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彻底终结了自武则天以来延续数十年的女性干政局面。大唐政权自此回归皇帝独掌之轨。
8 尾声710年7月21日那个血腥夜晚,开启了“开元盛世”的道路。却也埋下了裂变的伏笔。
四十五年后,安禄山自范阳起兵,直逼潼关,安史之乱爆发。彼时,已年迈的李隆基是否会忆起当年手刃韦氏的那夜。
历史沉浮,皆在权力之心。扶摇可上九万里,亦可覆舟千丈深。
————☀本文完结☀————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司马光等著 中华书局出版
《旧唐书》刘昫等编 中华书局出版,
《新唐书》欧阳修、宋祁等编 中华书局出版
《唐会要》中华书局出版
《国史大纲》钱穆著中华书局出版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收藏、留言❤
更多内容请看🔻
155年7月18日曹操诞辰: DNA解码千年尘封的枭雄真实身世
血色黄昏:884年7月13日,黄巢与他的血色帝国一同崩塌
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逝世:开国皇帝的荣光与隐痛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湖北省金多多配资-在线配资知识-免息配资公司-配资世界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