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丹麦生物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公布了最新财报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额1549亿丹麦克朗(约合16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减肥药司美格鲁肽Wegovy全球销售额超过400亿人民币。
但亮眼的成绩背后,公司预期营收却断崖式下调。今年以来,诺和诺德市值蒸发近1000亿美元,前首席执行官Lars Fruergaard Jørgensen表示,减肥药竞争加剧,企业可能考虑裁员。这家欧洲市值曾经最高的药企,正经历全球减肥市场变革的阵痛。
曾风光无限的 “减肥神药” 是否已跌落神坛?在减肥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新机遇又在何方?
一、400亿背后的隐忧:司美格鲁肽“减肥神药”降温
诺和诺德减肥药产品上半年销售额高达400亿。这一惊人数字的背后,是全球日益严峻的肥胖问题。世卫组织最新报告揭示,全球肥胖人口已突破10亿,相关医疗支出预计2035年将达4.3万亿美元(相当于德国全年GDP)。
展开剩余79%图注:1990-2050年全球成人肥胖趋势
GLP-1类药物曾被视为终极解决方案:通过模拟肠道激素抑制食欲,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礼来替尔泊肽等产品掀起抢购潮。但市场正面临三重挤压——
非法药物泛滥:美国百万患者使用价格仅正品1/3的复方制剂
诺和诺德核心市场在美国,而超100万美国患者使用非法复方GLP-1药物,价格仅为正品1/3。
仿制药冲击:超20家药企布局同类产品,仿制药的上市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头对头竞争:礼来替尔泊肽凭借更优减重效果实现处方量反超
另一大挑战来自药物疗效的瓶颈。美国制药公司礼来的替尔泊肽凭借更显著的减重效果,在今年的一项研究中超越司美格鲁肽,成为美国处方量最大的减肥药。
图注:诺和诺德股价因盈利不足预期而暴跌
二、AKK菌:微生物疗法成减重赛道的新变量
传统药物巨头在GLP-1类减肥药的激烈竞争中渐显疲态,同时,长期使用减肥药带来的胃肠道反应、停药后体重反弹等问题,也让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
在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同时,医药市场不断寻找新的突破口。其中,以肠道益生菌为代表的微生物疗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闯入减重赛道,肠道微生态调节成为备受关注的方向。
2025年6月,食品巨头达能战略性收购The Akkermansia Company(TAC),其核心资产AKK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这种肠道共生菌的独特价值在于:
代谢调节机制: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减重临床证据:鲁汶大学《Nature Medicine》研究显示,补充AKK菌的肥胖小鼠体重显著下降 产业化突破:灭活菌技术使活性物质稳定性提升3.3倍据Frost & Sullivan预测,2025年全球AKK菌应用市场规模将突破280亿。在菌株研发领域,多项研究证实灭活AKK菌在人体中的效果优于活菌,为产业化扫除技术障碍。
三、中国方案:本土菌株的差异化突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内长寿原料企业原衍生物在AKK菌领域实现了突破性创新。与达能收购的欧洲Akk MucT菌株不同,国产专利菌株AKK001是从江苏如皋长寿老人肠道菌群中分离而来,展现出针对亚洲人群的定制化优势:
技术突破:巴氏灭活工艺保留高活性外膜蛋白Amuc_1100
成本控制:柔性发酵平台降低生产成本80%
产品矩阵:开发"AKK001+益生元/麦角硫因"等复合配方
目前该菌株原料已通过ISO22000、FSSC22000等全球食品安全认证,终端产品半年销量突破十万瓶。企业构建了从菌株定制、原料供应到剂型开发的全产业链生态,覆盖硬胶囊、液态饮、功能食品等多形态产品。
四、赛道重构:从药物依赖到生态干预
诺和诺德新任CEO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目前肥胖问题突出,减肥市场依然潜力巨大。当GLP-1药物面临增长瓶颈,微生物疗法正在开辟新路径:
安全性优势:天然菌株规避注射药物副作用风险
作用持久性: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实现代谢稳态调节
协同可能性:与GLP-1药物联用或缓解停药反弹问题
全球10亿肥胖人群的需求仍在膨胀,但战场规则已然改写。当减肥药市场深陷价格战与政策围剿时,新的产业变量正在肠道微生物的隐秘世界中悄然生长。这场关乎万亿市值的健康革命,终将超越针头与药片的传统疆界。
发布于:上海市金多多配资-在线配资知识-免息配资公司-配资世界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